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企服首起大型并购案内幕:奇点云为何选了GrowingIO?

徐志斌 见实
2024-09-05
「见实科技:44万从业者的私域智库」

就数据平台而言,奇点云是一家不能忽视的公司。就数据分析而言,GrowingIO同样有着如此地位。


现在,这两个各自领域领先,又相互关联的公司,走到了一起。

 

4月11日,两家公司宣布了并购重组消息:奇点云并购了GrowingIO。


这几乎是2022年开年以来,第一场行业中的大型并购案。

 

从时间上看,两家公司的并购重组谈判起始于2021年底,而今年5月20日,他们将完成初步整合并正式公布新的团队架构、产品规划。两家公司走到一起后,估值逼近或已经是一家新的独角兽。

 

事实上,业界观察这两家公司的并购重组,多会讨论如下角度:

 

一是这究竟受大环境影响被迫为之,还是市场驱动?


二是整合中哪些合力会发生,甚至业界也可以从中看到更多新机会?

 

前者或让业界放心。奇点云创始人行在和GrowingIO创始人张溪梦同时告诉见实,疫情压力下,当下客户预算或有所推迟,但对数字化、数据化这件事情却只会加大投入。而双方管理团队围绕并购的业务讨论,让他们看到了更多创新催生的方向,这会带给业界更多启发。

 

在并购重组消息宣布后的第二天,见实就与奇点云创始人行在、奇点云联合创始人刘莹,以及GrowingIO创始人张溪梦坐在一起,围绕并购重组前后的细节、业务合力和创新的方向等许多关键话题进行了1个半小时的深聊,其中许多信息能对许多行业即将要发生的变化进行相互印证。

 

和两大团队高管的深度对话,应该也是行业中的第一家。如下,enjoy:


这是刘莹、行在、张溪梦三人(从左至右)

于今年春节后不久的一次合影

你猜,这次他们谈定了关于并购重组的什么关键问题?


01

独角兽估值

 

见实:两位CEO很早就认识?并购重组当时是怎么定下来的?

 

行在:我们两家还挺有缘分。最早2020年,我们看到很多客户需要埋点和数据分析工具,评估过产品和服务后就推荐了GrowingIO,因此两个团队碰到了一起。Simon(张溪梦)那时和我说,奇点云是GrowingIO第一个引荐客户的合作伙伴。

 

去年底,两家有了并购重组的想法。

 

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我们正好擅长底层数据平台、数据仓库,Simon带领的GrowingIO擅长数据分析,互相是协同的关系,我们俩站在一起,能更好地支持客户成功。从文化的角度,2020年合作开始,我们就发现双方在文化氛围、组织契合度上也不错。去年年底一合计,都觉得还挺好,能激发、共创出更多价值,对行业的伙伴也是一种提振。

 

所以我觉得两家并购重组有“三好”:对客户好,对公司和团队好,对整个行业好(数智赛道)。

 

张溪梦:从客户的层面,GrowingIO有好多客户都同时选择我们两家服务,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客户对我们两方都非常认可。


而在产品的层面,其实最早我在甲方时,是在企业内部用数据,行在则是在企业内部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去给企业各部门和客户使用的。两家产品天然就从这两个方向,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数据化能力。


在这些交集和渊源之后,并购重组就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见实:接下来新团队的大整合阶段,是什么步骤?

 

行在:第一个阶段是协议签订,第二个阶段是交割和重组。第三个阶段会在5月20日,正式对外发布我们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见实:新公司的估值到了多少?


刘莹:估值是市场给的。并购前,奇点云和GrowingIO各自市场估值加在一起,就已经快接近独角兽。我们相信两家公司并购重组后,会是今年新兴数据界的独角兽。(按行业默认估值,估值超过10亿美金以上即为独角兽)。


见实:过去很多大的并购是投资人推动,你们这次呢?

 

行在:我们双方是“自由恋爱”。


张溪梦:两个CEO、联合创始人团队都非常支持,投资人也都非常支持。

 

见实:两个团队当时讨论最关键的清单list和焦点在哪些事情上面? 


行在:和通常意义上的并购很类似,也没什么特别的。

 

对客户的价值是双方考虑在前。肯定也有很多顾虑和担心,毕竟是一场“自由恋爱”,需要经历从相互了解到相互信任的过程。

 

不管怎么样,双方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高管团队都共同欣赏、认可。此外,双方团队的文化非常契合,认同对方,认同“成就客户”。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并购重组成功的最重要基础。

 

两个团队,从文化角度来说都是干事情、非常简单透明。我们在内部提倡的文化,都是简单、透明、直接。Simon带来的硅谷文化也是这样。

 

张溪梦:并购重组整个过程一定是很复杂的。但我们速度很快,本质还是两个团队底层的文化价值观和愿景非常契合。我们都希望用数据帮助很多企业产生价值,提升效率,让大家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些。服务客户的态度上,我们都希望给客户真正带来价值。

 

在业务合作上,双方都很踏实和扎实,也很务实。我们相信,之后能让客户的业务产生更多更大的价值。总之,双方都想把事情做好。

 

02

合力的地方


见实:两位都提到了之前基于客户互相合作。并购重组前,有算过客户的重叠度、互相介绍客户带给对方的数量和金额?

 

行在:我们服务的客户行业有一定的重叠度,譬如泛零售。两家在泛零售行业都有着深厚的服务基础,双方也能为对方在更广泛领域创造更多增长机会。

 

刘莹:具体客户数量没做太多统计。但从2020年开始,奇点云深度服务的客户中,有许多都有用户行为分析需求。GrowingIO也发现自己客户中,很多有底层数据平台和数据治理等诉求,同时有这两项需求的占了客户总数70-80%。


张溪梦:2020年开始GrowingIO核心专注品牌零售大赛道。很多大型品牌零售客户、海外知名品牌中,两家渗透率都比较高,里面有很多协同和互相推荐。有些客户后来告诉我们,说他们已经采购了奇点云,我们进去后发现,在奇点云的数据中台上可以再构建用户行为分析,有好多契机。

 

见实:这次并购重组,有进行过相关测算吗?如带来多少客户数量的增长、成本的下降等,和客户的运营效率提升等等。

 

行在:关于客户数量我们没有做明确测算,但能看到双方客户的重合比较高。奇点云此前服务了许多超大客户,GrowingIO则有着相当大基数的各类型客户,在客户服务上面可以相互承接。

 

从产品角度看,我一直觉得在中国一定要用“平台+应用”模式服务客户。在数据赛道里,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现阶段客户自研产品(数据平台、数智应用)来完成数字化转型,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种模式对客户更好。企业的IT部门里,许多还未大量招募数据相关的研发人员,更多还是以前JAVA工程师和运维工程师等,如何构建自己的数据团队也是企业会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们两家合在一起后,正好底层我们来承接,上面分析的部分由GrowingIO承接。这是一个无缝的、端到端的体验,研发上也会帮助客户进一步提升效率。

 

新公司和预期的营收,都处在一个快速增长赛道里。双方的团队都非常好,为了承接未来更多的业务,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本来就要招聘大量人才,也就不会考虑要优化员工。

 

刘莹:从市场测算上看,我们两家营收比正好是2:1,不管合同还是营收都是。客户数则反过来,GrowingIO客户数是我们的四倍,4:1。我们双方在营收和客户数上是非常互补的。合并重组后,“1+1”会发挥出“大于2”的作用,好的情况下营收还将再double。

 

GrowingIO聚焦泛零售客户后,发现客户的需求会逐渐从用户行为分析到各种各样商品、渠道关联分析等,就会需要有个很坚实的数据平台,将来自线上线下各业务系统的全域数据,汇聚、整合、打通到一起。因此会发现客户都开始有了专业数据中台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深度客户也不断有创新性数据应用想要做。

 

我们分析过双方客户,两个团队正好覆盖了客户在数据上的两层需求。对客户来说,获得的服务是不间断的、更多和更有创造性的数据业务。这会推动在业务上,当平台架设好后,客户会选择在应用侧做更多共创。


张溪梦:2020年开始,很多企业开始接入企业微信。尤其是传统、有大量连锁门店的品牌。我们之前帮助互联网公司做增长,需要和很多线下数据结合。不管是实体客户需要把线下各种数据融合上来,还是线上向线下去,都必然是数据中台的需求。这正好和奇点云有很多配合。

 

我们在给客户带来价值上,能产生很多1+1大于2,甚至到了3的效应。以前给企业做数据分析时,会发现他们的数据应用存在数据筒仓现象(像烟囱一样互相不连接)。现在两家产品合并在一起,能帮助企业客户打破数据孤岛,大幅减少包括IT、运维在内的各种成本,提升数据循环和经营效率。

 

这其实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很大的机会。所以说也很兴奋。

 

03

新机会诞生的三大维度

 

见实:几位都提到了很大的新机会,我怎么理解这些新机会呢?现在私域、围绕微信生态的运营也是超级需求,这也是接下来新公司的战略重点吗?


张溪梦:2020年开始GrowingIO就在开发和一些企业微信、社交裂变分析有关的能力。过去两年,两个团队都在SCRM、营销自动化方面做了相应投入。这是数据应用在未来的一个重要场景。

 

GrowingIO核心是数据分析并产生洞察,奇点云做了很强大的数据中台,双方整合后,在底层的数据中台之上,会继续加大对数据应用的投入和研发,让客户产生数据应用闭环。

 

行在:我一直在提端到端、“平台+应用”,是因为很多客户缺少相对应的技术人员,比如缺少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架构师、数据科学家,我们需要帮助客户把“最后一公里”的事情做了。

 

奇点云有一个业内应该是最强的数据架构师团队,GrowingIO有业内最强的数据分析师团队,这两支团队可以更好实践“平台+应用”。

 

市场的空间非常大。如果用IT和DT(Data Technology)来说,DT现在相当于1972年的IT。即便到现在IT已经走过了50年,在中国仍有巨大空间,就更不要说DT了。DT才刚刚开始,至少还有50年时间可走。因此不论哪个角度,都有大量空间等着创新。

 

今天大多数客户关注消费者领域,很多泛零售企业数据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需求端,主要是消费者数据,被散落在各种各样系统和端里,其中就包括你们见实提到的公域和私域打通,这一块本身就有大量需求可以做。


二是供应端,也就是供应链,大量需求是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这需要把数据拉通,效率才能快速提升。假如,一个客户线下有2000家门店,要怎么指导商品在2000家门店铺货?这是铺补调配(铺货、调货、补货),很典型的数据科学问题。供应链里也有大量机会。


三是管控端。比如财务、人事。现在很多企业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没有打通,如果能打通,会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同样里面有大量创新。

 

上面三个方面是一个创新的来源维度。另外一个维度也能看到大量创新机会:

 

以前我在阿里巴巴时,分析一个客户对数据的使用会经历三个阶段:看、用、智能。大量企业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比如用BI看数据。第二个阶段,举个例子,当消费者数据汇集后,可以通过一个工具(譬如CDP)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人群筛选、精准投放,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个性化广告。


而第三个阶段可以做到不需要人手动操作,IT系统和DT系统直接做对接,通过智能化算法把数据服务化,可以让IT系统直接调用。类似这种方式,这种阶段的升级,有点像手机从以前的诺基亚到了iPhone(智能机),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更高的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做了很多探索,聘请了大量的数据科学家,来做智能算法实践。当然,现在有这样需求的客户还不是特别多。

 

见实:“平台+应用”,是不是也意味着应用开发是未来新公司的战略重点?未来还会买或投更多这类公司吗?

 

行在:未来的战略、整合进度等,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正式公开,到时再详细和见实分享吧。

 

至于投资还是买、自研,我们不会把答案写死。我们更加希望基于生态伙伴的合作模式来合作,我们也相信未来将有500家以上应用产品的伙伴,会一同协作、创新。最重要是我们的心不能变,一定要为客户做好服务。客户需要的都应该及时提供。我们的价值观第一条就叫“成就客户”。

 

见实:还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增长业务线或方向吗?

 

刘莹:虽然不能透露具体的增长战略,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全球的数字化市场都非常大,我们身处一条持续增长的赛道。


第一,从规模上看,行业里越来越多的客户,加入到了数字化转型大联盟;


第二,从阶段上看,早先一批已经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并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企业,已经建设了自己的数据资产,并通过平台上的应用支撑着企业业务创新。我们能帮助不同阶段的企业去“看数据”、“用数据”和“用数据赋能”。企业需求是一个反复不断的迭代进阶过程,我们也会不断支持客户去创新,在这之中就有许多机会。

 

04

行业大环境这件事情

 

见实:最近3月至今这一波疫情很严重,有影响并购重组进度吗?

 

行在:疫情确实很艰难,但是并没有阻止我们成功并购重组。


见实:最近几个月,企服赛道也发生了很多困难的、不乐观的声音,如市场承压、裁员、出售等。你们感觉到的行业,在发生什么变动吗?也是你们并购重组的原因之一吗?


行在:我认为困难都是暂时的。仅在国内商业数智化到2025年市场规模,就可以到3460亿。

 

去年我在公司战略会上说了两个判断,一是疫情一定会过去,不会持续性地带来重大打击。二是,我们难,但是竞争对手更难。我们手上有大量现金流,足以支撑公司面对突发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能够支持我们提升团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长期来看,市场对整个数据智能赛道需求是利好并持续前进的。中国一定会朝着数字化、数据智能的方向快速前进,前景不用怀疑。


张溪梦:作为企业来说,我们很难预测这些突发的黑天鹅。在中国市场,长期看客户必然是要通过数据提升效率、产生价值,他们的数字化升级是必然要发生的。

 

所谓外部环境的承压,反而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商业机会。因为趋势不可阻挡。目前市场相对低迷的状态给了很多企业去推进数字化升级、数据化调整的动力。外界看到资本市场貌似低迷,但实际上企业客户需求非常旺盛。疫情过后我认为反弹是必然的。


见实:疫情下许多企业被迫在砍预算。你们有看到客户缩减预算的策略和比例是怎样的?

 

行在:我认为客户不是砍预算,而是对待数字化转型更专业、更理性了,且数字化转型正是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必要路径。其实,目前还没遇到在数字化转型上有大规模缩减预算或推迟的情况。

 

2020年我们的客户服务实践就已经验证: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反而是数字化需求的大爆发——越来越多企业都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应对黑天鹅,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同理,2020年这波疫情平稳之后,客户对数字化投入反而会加大。

 

像我以前所说,在线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非常大的需求节点。因为困难,反而会让更多企业意识并认识到数据智能的重要性。我们两家公司的客户中,泛零售领域的企业占了较大比重。这个行业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受到的影响相对小。

 

见实:今年是不是会有更多合并、收购、兼并的行业事件?

 

张溪梦:个人对To B 整个行业的一个判断:我认为中国很多企业还是需要一个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的。


今天,GrowingIO和奇点云走在一起,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因素是客户需求推动。未来我们希望提供一套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给客户产生更多价值。其实美国市场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蓝图。许多行业领跑者都是通过各种合并等等,形成更专业、更完善的产品服务矩阵,最后成就行业领导地位。

 

行在:从奇点云和GrowingIO的角度来说,我们接下来会加大对分析云的研发与市场投入。譬如,以前“分析”更多在需求端,而且只在消费者角度,未来,会对供应链端、管控端等都持续投入和创新。


伴随赛道形势变化,将来还会有并购等行业事件。但我们始终坚定“独立第三方”的立场,为客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像我们一直强调的,“选择权永远属于客户”。

 

【 私域白皮书 】

现在,见实2022《私域精细化运营系列白皮书》正式开写!今年见实应该会写超10份,当前9份的主题已经先明确,重点围绕私域精细化运营和游戏化等主题展开。明细版提纲可戳此。欢迎联系我们,加入白皮书共创。联系方式:见实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词“加微信”。


↘私域基础服务对接:

1. 私域1V1轻咨询 2. 优秀私域代运营  3.见实招聘  4.私域供需对接


↘私域大竞争:

融资:在私域变难的日子里,艾客又融了几千万

融资:微盛再融资3亿元,百亿赛道上的竞争与共生

融资:通用私域后必然是垂直的大机会


深度:投资人说企服赛道会冒出很多新机会

深度:支付宝新增频道,再向私域倾斜

深度:美团外卖的私域好“低调”


荐读:白鸦公开信回应有赞两大难题

荐读:腾讯首次发布私域榜单

荐读:大客户去年给微盟贡献了36%收入


独家:泡泡玛特私域一年营收超8.9亿

独家:私域何以进入名创优品战略清单?

独家:潮宏基珠宝两场直播GMV超1.4亿


↘必读文档:

收藏 | 私域运营从入门到精通:465篇案例参考

收藏丨招式手册1.0:110大案例招式手册2.0:新补58个新案例


关注见实,发送「白皮书」
免费获取全系列《见实私域白皮书》
菜单栏上还有系列视频课、CEO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见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